加拿大移民职业如何认定?加拿大移民职业申定的标准是什么?
想通过技术或雇主担保类途径移民加拿大的朋友,经常会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自己的工作到底属于哪个NOCE类别?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直接影响着你能否满足像AIP、EE这些主流项目的申请要求……对了,别以为随便找个相近的职业代码就能过关,IRCC可是很较真的!
一、职业申定到底有多重要?
很多人觉得“我在国内是项目经理,那就选个管理类JobCode呗”,这么想可就掉坑里了。加拿大的职业分类系统(NOC)可不是凭感觉来的。比如说,同样是“程序员”,有人可能被归为TEER 1,而另一个同样经验的人却被判为TEER 2——这就差了一大截语言和学历门槛!一旦错选,轻则补材料延迟审批,重则直接拒签……你说这事关不关键?
二、加拿大职业分类是怎么划分的?
现在用的是NOC 2021版本,不再叫0-A-B-C-D了,改成了TEER系统,从0到5六个等级。TEER 0通常是高管,TEER 1需要学士学位以上,后面几个级别依次看培训、工作经验等条件。比如厨师,在旧系统里是B类,现在变成TEER 3;而保姆这类岗位则归到了TEER 4。
最关键的一点是:你要匹配的不只是职位名称,还得看**主要职责是否吻合**。举个例子,你在公司头衔是“运营总监”,但实际干的全是行政事务,那很可能只能按TEER 3来算,而不是你以为的TEER 0…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所以千万不能光看Title,得一条条对照NOC里的“主要职责”列表。
三、谁来做最终的职业判定?
答案是:移民官。但我们可以在前期就把准备工作做足。通常做法是由专业顾问+本地持牌律师一起评估你的工作经历,然后整理出符合NOC描述的工作证明材料。
这里特别提醒一点:有些行业本身就容易混淆,比如IT领域的“系统分析师”和“软件工程师”,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在NOC里是两个不同的职业单元(Unit Group)。如果你写的职责没抓准重点,哪怕干了十年也可能被判不符...
这也是为什么像飞际移民这样的专业机构会在签约前先做深度背景评估——他们会仔细拆解你过去工作的每一天在做什么,再跟你一起还原成符合IRCC口味的表述方式。说白了,这不是编造,而是“精准翻译”。毕竟咱们中式职场那一套汇报逻辑,跟加拿大人家要的证据链,根本不是一个节奏。
四、真实案例告诉你差别有多大
之前有个客户在国内做跨境电商经理,自己DIY递交时用了NOC 0621(主管类),结果被拒了——因为材料显示他并没有下属管理和预算决策权。后来找到飞际重新定位到TEER 2的NOC 12221(市场专员),配合新的推荐信和职责说明,第二次就顺利通过了。
你看,换个角度讲清楚,命运就这么不一样。所以说啊,职业申定真不是走形式,它是整条移民链条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那环螺丝钉...
总之呢,别小看这个职业匹配的过程。尤其是走省提名或者AIP这类对TEER等级有明确限制的项目,一定要提前搞清楚自己到底“值几级”。找对团队,把材料打磨到位,才能避免踩雷——毕竟没人想辛辛苦苦准备一年,最后败在一个Job Code上,对吧?!
原创文章,作者:加拿大移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nadayimin.cn/yiminshenghuo/12464.html